1.极端的反对者往往认为自己是“懂王” Extreme oppone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know the least but think they know the most, Nature human behavior 文章是以转基因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作为研究背景,作者发现那些对于这项技术表示强烈反对的人往往是对相关的知识了解最不清楚的人群,同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这项技术的。这种“低客观知识(low object knowledge)“与”高主观感知知识(high self-assessed knowledge)“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人们对于极端态度的表达。客观知识使用的是一些与基因食物相关的问项,例如”是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有DNA“,主观感知知识则是通过量表进行测量。作者还采集了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态度,算是一种稳健性的检验吧。 回想起最近跟接种疫苗、佩戴口罩、是否fengcheng相关的极端言论…你就会发现”懂王“无处不在了。
1.一种”推己及人“的联想 Knowledge about others reduces one’s own sense of anonymity, Nature 这是我们组老师分享在组会群的文章。在我上了一些JDM课程后判断,应该是属于典型的JDM范畴了。文章研究的是一种人们对他人认知的预测偏误。研究者发现,当人们对于陌生人的认知增加以后,会认为陌生人对自己的认知也会增加。也就是说,人们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会改变人们对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感知。文章中报告了一个实地实验,说的是在纽约的某些社区,研究者们告知了居民附近一个警察局的办公人员的基本情况,算是对”陌生人“的认识增加了,结果导致整个社区的犯罪率都下降了…
1. 他人在场与随口跑火车 Perceived social presence reduces fact-checking, PNAS 网上键盘侠们最爱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不分青红皂白传播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这个文章探究了人们是否愿意进行真相鉴定(fact-checking)的一个影响条件——是否有其他人在场。他人是否在场会影响人们真相鉴定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人们会有“搭便车”的倾向,当他人在场时,会倾向让他人代替自己完成一件事情,但之前没有人检验这个效应会不会在fact-checking这个场景中发生。另一种可能性是,当他人在场时,人们更难以提出自己的质疑,因为担心别人会认为自己是个不真诚的人。研究者们通过在多种边界条件下研究他人在场 vs 不在场设定(社交媒体、文章提示)等,验证了上述假设。
1. 神奇的25%定律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ipping points in social convention, Science 经济学家 Rosabeth Kanter 曾经发表过这样一项研究:他发现女性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效率取决于群体当中女性的数量:当女员工占比很低的时候,她们会收到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分工、骚扰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但是,当女性数量超过一定的比例时,Girl helps girl 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女性会通过建立自己的联盟,以小博大,反对“主流”所带来的影响。
1. 大规模实验提升行为研究的影响力 Megastudies improve the impact of applied behavioural science (Nature) 这个文章的牵头人,应该是Katherine Milkman。她 在沃顿教书,研究多半与大型的实地实验相关。这篇文章粗略数来应该有30名co-author,希望解决的是一个困扰研究者和政策实施者的问题——如何证明所谓的“nudge/intervention”是真正有效的。也就是说,在政策实施者看来,因为学者进行行为研究往往只针对一群人,而且人数还很少,因此提供的证据是不一定具有说服力的。这个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就是megastudy(中文应该翻译为超级实验?)根据文章的介绍,megastudy is massive field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effects of many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are compared in the same population on the same objectively measured outcome for the same duration. 简单来说,就是多种介入方法,相同的人群,相同的因变量,相同的作用时间,目的就是为了比较能够更加干净和纯粹地比较不同介入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具体到这篇文章,研究者们希望验证的是,不同类型的激励措施(项目)对于人们进行锻炼的影响。通过54种介入方法在61293名用户身上的实验数据表明,有接近一半(45%)的项目能够在短期内促进人们的运动频率,但是在4周的介入期结束后,只有8%的项目是有效果的